公共资源交易智慧监管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

公共资源交易涉及工程建设、政府采购、土地出让等关键领域,其监管效能直接关系市场公平与公共利益。传统监管模式依赖人工核查、事后追责,存在信息壁垒、预警滞后、监管盲区等痛点,难以适应市场化改革深化的需求。近年来各地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,探索构建数据驱动、智能预警、全程留痕的智慧监管新模式,推动监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防控转变。

智慧监管的核心在于打破部门数据壁垒,构建一体化监管平台。通过打通交易、监管、信用等多领域数据接口,将项目备案、开评标过程、合同履约等全流程信息纳入统一数据库,实现交易数据跑起来、监管视野全覆盖。某省搭建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云平台,已整合12个部门的交易数据,累计归集信息超500万条,为智能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撑。

在此基础上,借助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技术赋能监管环节。通过算法模型对投标文件相似度、报价异常波动等风险点,实时扫描自动生成预警信息;利用区块链技术固化交易过程关键节点信息,确保数据不可篡改和责任可追溯。某市运用智能监管系统后,招投标领域投诉量同比下降32%,涉嫌围标串标线索发现效率提升40%。

智慧监管并非技术的简单堆砌,更需制度机制协同完善。各地通过建立跨部门联合惩戒机制、信用评价体系,将监管数据与市场主体信用挂钩,形成一处违法、处处受限的监管闭环。未来随着5G、物联网技术的融入,公共资源交易智慧监管将向全场景感知、全链条管控升级,为构建统一开放、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提供坚实保障。

招投标必备《tocheck单机版标书查重软件》-围串标风险点智能检测与识别,提供多维围串标风险评估模型。服务于招标代理企业、审计局、央企、智慧招采平台等超过1000家企业及普通用户。


2025-08-30 11:20:04

相关文章

公共资源交易智慧监管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评定分离制度招投标领域的革新 非依法必须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放弃中标权的处理机制​ 大数据赋能投标单位风险评估与信息化监管新模式 招投标公平竞争负面清单与歧视条款破除 绿色招投标小微企业会增额外成本吗? 远程异地评标实践成效、难点及改进方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