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投标公平竞争负面清单与歧视条款破除

公平竞争是招投标市场的核心准则,而负面清单管理与歧视性条款破除的推进,正让这一原则从理念倡导转化为可落地的操作规范,为所有市场主体搭建平等竞争的舞台。

负面清单管理以不可为划定招投标红线。多地出台清单明确禁止行为,包括禁止要求无关资质认证、设置本地注册年限等隐性门槛,以及随意增设评标扣分项目。某省将超需求业绩要求、限定所有制形式列入负面清单,半年内整改13个违规项目,助力中小企业公平竞争。这种清单之外皆可为的模式,既压缩监管弹性空间,又为企业投标提供清晰合规指引降低经营成本。

歧视性条款的破除着力于消除隐性壁垒。以往,部分招标方设置量身定制条款排斥竞争对手,如某市政项目以近3年承接同类项目且合同金额超1亿元限制中小企业参与,某医疗设备采购指定与某品牌系统兼容为特定供应商创造条件。如今各地建立条款合规审查机制,在招标文件发布前核查歧视性内容,要求限期整改违规条款,并开通企业投诉通道,对查实的歧视性招标项目暂停流程。例如,某省会城市2024年通过该机制修正47份含歧视条款的招标文件,使中小企业中标率同比提升12%。

负面清单管理与歧视性条款破除,是公平竞争原则在招投标领域的具体落地。唯有持续完善清单内容、强化条款审查,才能彻底打破各类壁垒,让企业凭借实力而非特殊关系竞争,推动招投标市场健康发展。

招投标必备《tocheck单机版标书查重软件》-围串标风险点智能检测与识别,提供多维围串标风险评估模型。服务于招标代理企业、审计局、央企、智慧招采平台等超过1000家企业及普通用户。


2025-08-26 13:48:04

相关文章

招投标公平竞争负面清单与歧视条款破除 绿色招投标小微企业会增额外成本吗? 远程异地评标实践成效、难点及改进方向 联合体投标是机遇还是陷阱? 招标代理机构合规红线2025 年监管重点与责任认定 AI + 招投标深度融合智能评审、风险预警的应用现状 电子招投标的技术突破与应用挑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