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省评标正从试点走向常态,背后的远程异地评标技术标准成了关键支撑。这套标准就像无形的纽带,把不同省份的评标专家、项目方连到一起,既打破地域壁垒,又守住公平底线。
安徽的《公共资源交易远程异地评标评审操作指南》里,藏着不少细致规定。比如专家抽取,得在投标截止前几个小时才启动,名单加密后像藏在信封里,直到评标前一刻才分别发给主会场和分会场。有次水利项目评标,专家直到坐在评标室,才知道自己要评哪个省的项目,有效避免了提前打招呼的可能。
哈尔滨搞的跨省远程评审试点,把技术玩得很活。他们搭的调度平台,点一下就能随机抽异地专家,场地预约也不用来回打电话。评标舱更有意思,同一间屋子隔成几个独立空间,专家各评各的标,连隔壁坐的是谁都不知道。去年有个医疗设备采购项目,哈尔滨的专家和浙江的专家隔着上千公里,通过屏幕讨论参数全程录像存档监管部门随时能调看。
芜湖则按项目大小定规矩,1亿以上的房建、交通项目必须用远程评标,那些技术复杂、容易受主观判断影响的项目也建议这么做。有个桥梁改造项目,本地专家和江苏专家一起评审,双方对某个技术方案有分歧,通过系统实时传资料、视频辩论,最后达成一致既高效又透明。
现在最大的麻烦是各省标准不太一样,有的地方用A系统、有的用B系统偶尔会对接不上。但不少省份已经开始签合作协议,打算建个统一的调度平台。等这些问题解决了,企业投标不用再跑断腿,专家评审能跳出本地人情网招投标的水只会更清。
招投标必备《tocheck单机版标书查重软件》-围串标风险点智能检测与识别,提供多维围串标风险评估模型。服务于招标代理企业、审计局、央企、智慧招采平台等超过1000家企业及普通用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