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企采购如何为国产创新产品开绿灯?

国产创新产品曾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困境,技术领先却因缺乏市场验证、业绩积累,难以突破国企采购的准入门槛。首购订购制度作为政策抓手,通过定向采购、需求牵引,为国产创新产品打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,成为国企采购赋能创新的关键路径。

精准画像划定支持范围筑牢政策基础。制度明确首购针对首次投向市场、技术先进的创新产品,订购聚焦符合重大战略需求的专有技术产品,通过动态更新产品目录厘清支持边界。某省发布的首购产品清单中,工业机器人、新能源材料等23类产品直接纳入国企采购优先名录,避免政策红利泛化。

流程优化破除准入壁垒降低落地难度。针对创新产品无业绩难中标的循环,制度允许国企以技术参数替代传统业绩要求,对纳入目录的产品简化评审流程。某央企采购工业软件时,直接采用首购流程跳过传统业绩核查环节,使一款国产自主研发软件成功中标,较常规流程缩短评审周期40%。

双向约束保障政策落地不走样。一方面明确国企首购订购份额要求,将执行情况纳入企业考核;另一方面建立产品跟踪评估机制,对质量不达标、后续迭代不足的产品及时移出目录。同时搭建供需对接平台,组织国企与创新企业开展专场对接,某年度全国国企通过该制度采购国产创新产品超300亿元。

首购订购制度并非简单输血,而是通过采购需求撬动创新活力,既让国企获得适配的先进技术产品,更让国产创新在市场检验中迭代升级,形成创新与采购的良性循环。

招投标必备《tocheck单机版标书查重软件》-围串标风险点智能检测与识别,提供多维围串标风险评估模型。服务于招标代理企业、审计局、央企、智慧招采平台等超过1000家企业及普通用户。


2025-10-29 11:53:56

相关文章

国企采购如何为国产创新产品开绿灯? 远程异地评标:如何瓦解专家熟人圈? 新质生产力招标:伪科技公司如何收割国资? AI投标师VS反侦察系统:智能评标时代的黑客攻防战 Web3.0招标革命:DAO与代币重构招投标生态 以不可篡改破局串标黑幕 新能源企业如何用绿色溢价夺标?
上一篇: 远程异地评标:如何瓦解专家熟人圈? 下一篇: 已经是最后一篇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