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投标投诉处理新规:48小时初核+15日书面答复时限

今年招投标领域迎来投诉处理机制重大革新,国家发改委修订的投诉处理办法正式落地,以48小时初核、15日书面答复的刚性时限为核心,构建起高效规范的争议解决体系,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劲动力。

新规明确投诉处理全流程时效标准,行政监督部门收到投诉书后,须在48小时内完成初步核查。对符合条件的投诉当即受理,不符合条件的书面说明理由,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及时转办,彻底改变以往核查周期不明确的问题。受理后15个工作日内,监督部门需出具书面答复,详细告知调查结果及处理依据,需检验、检测或专家评审的,相关耗时另行计算但需书面说明。

流程优化背后是监管逻辑的升级。新规严格落实异议前置原则,投诉人需先向招标人提出异议,对答复不满或未获答复时,方可向行政监督部门投诉,避免无序投诉干扰项目推进。同时明确禁止重复投诉、多头投诉,对捏造事实的恶意投诉设定惩戒措施,既保障合法投诉权,又遏制碰瓷式投诉乱象。

此次修订进一步明晰监管职责,各级发改、住建、交通等部门按职责分工受理投诉,重大建设项目投诉由国家发改委统筹处理,杜绝监管真空或多头管辖。书面答复需列明事实依据与法律条款,处理结果同步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示确保全程可追溯、可监督。

新规通过时限压缩、流程规范与责任强化,大幅提升投诉处理效率,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。这既是对招投标领域乱象的精准治理,更是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重要举措,将推动行业回归合规经营、质量竞争的良性轨道。

招投标必备《tocheck单机版标书查重软件》-围串标风险点智能检测与识别,提供多维围串标风险评估模型。服务于招标代理企业、审计局、央企、智慧招采平台等超过1000家企业及普通用户。


2025-11-22 10:49:42

相关文章

招投标投诉处理新规:48小时初核+15日书面答复时限 围串标新手法:AI换脸视频会议如何突破监管? 招投标新政解读:ESG指标如何重塑评标权重 智能合约让中标通知书触发履约零延迟 BIM与招标文件联动:数字孪生工地的招标革新 2025招投标黑名单升级:五年禁入筑牢信用防线 大数据动态成本核算颠覆传统报价模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