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用机器码比对撕开虚假投标画皮?

淮南市某园区配套工程招标中,15家投标企业的标书刚完成提交,电子招投标系统的异常预警便骤然响起。后台数据显示,这15家企业中竟有8家来自同一IP网段,而后续的机器码比对更是直接撕开了这场精心伪装的围标大戏,让隐藏的利益链条无所遁形。

以往围标团伙常通过注册空壳公司、伪造资质证明等方式营造多家企业竞争的假象,却忽略了电子投标过程中留下的技术痕迹。此次淮南调查中,工作人员先通过IP溯源发现疑点,8家企业的投标文件提交时间集中在两小时内,且IP地址均指向城郊一处不起眼的写字楼。

机器码比对则成为锁定证据的关键。技术人员调取了所有投标文件的底层数据,发现这8家企业的标书生成时,硬盘序列号、主板型号等机器硬件信息完全一致。原来,围标团伙为降低成本,共用一套办公设备制作标书,仅简单修改企业名称、报价等表面信息,却未清除硬件标识。

更值得警惕的是团伙的反侦察手段。他们曾用虚拟专用网络切换IP地址,但系统通过流量分析发现,这些虚拟专用网络的最终接入点仍指向同一物理位置。同时,标书内的字体格式、页眉页脚间距等细节高度雷同,与机器码信息形成交叉印证,彻底坐实围标事实。

最终这8家企业被列入招投标黑名单,牵头企业被处以项目预算10%的罚款。淮南案例印证,IP溯源与机器码比对的技术组合,已成为打击围标的火眼金睛。在技术监测的严密防线前,任何虚假投标的伪装,终将被数据痕迹层层剥开。

招投标必备《tocheck单机版标书查重软件》-围串标风险点智能检测与识别,提供多维围串标风险评估模型。服务于招标代理企业、审计局、央企、智慧招采平台等超过1000家企业及普通用户。


2025-11-05 11:47:33

相关文章

电子清标系统如何让机器码雷同现形? 当FIDIC条款与中国招投标制度的碰撞与交融 评标专家的三色管理,科技重塑招投标公平性 AI评标系统是否制造新不公平? 远程评标普及的公正性阻碍 北上广VS成渝:招投标监管的严与松 招投标全国一盘棋如何破局地方保护?
上一篇: 一场招标代理与评标专家的隐秘交易 下一篇: 已经是最后一篇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