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策组合拳发力招投标领域如何遏制围标串标?

围标串标如同招投标领域的毒瘤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,损害国家、集体和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,近年来相关部门打出政策组合拳全力遏制这一乱象。

现行法律法规对围标串标行为的界定与惩处存在模糊、薄弱环节。建议细化认定标准,将投标人IP地址相同、电子投标文件制作机器码一致等情形纳入围标串标认定范畴;同时加大处罚力度,提高罚款金额,对涉事主体采取限制准入、吊销资质等措施,提升违法成本,形成有效震慑。

强化资格审查,筑牢监管防线。通过多维度核查企业资质、业绩、财务及信用情况,依托大数据搭建共享平台,动态监测关联关系,精准识别围标串标。同时实行投标保证金差异化制度,按企业信用分级缴纳,提高违规成本,遏制围标冲动。

在评标环节,启用智能评标系统,运用人工智能与数据分析技术,快速筛查投标文件相似度及报价合理性。系统一旦捕捉到文件雷同、报价异常等情况,即刻预警提示评标专家。同时推广暗标评审隐藏投标人信息,消除人为干扰杜绝人情评标。

强化跨部门协同监管凝聚治理合力,构建财政、审计、纪检监察、公安等多部门联动机制,厘清职责边界,打通信息共享、线索移送与联合执法通道。通过常态化专项检查紧盯重点项目与领域,对举报线索快速响应、联合核查从严打击围标串标行为。

需强化诚信文化建设,净化市场环境。建立企业及从业人员诚信档案,公开围标串标等不良行为记录;对诚信企业实施表彰与政策倾斜,激发守信动力。同时通过宣传教育提升市场主体认知,从思想层面筑牢抵制违法行为的防线。

通过完善法规、严格审查、智能评标、协同监管和培育诚信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,多管齐下、标本兼治,方能有效遏制围标串标现象,还招投标领域一片清朗天空。

招投标必备《tocheck单机版标书查重软件》-围串标风险点智能检测与识别,提供多维围串标风险评估模型。服务于招标代理企业、审计局、央企、智慧招采平台等超过1000家企业及普通用户。


2025-07-03 10:57:44

相关文章

如何科学分配联合体投标权责? 从欧盟公共采购指令看中国招投标立法的完善路径 招投标新政策如何规范招标人主体行为? 招投标法律漏洞与监管强化建议 评标专家库动态管理机制的效能评估 中小企业如何用差异化策略抢占招投标市场 招投标行业,以变破局创新前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