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些行为可能触发串通投标认定?

在招投标领域,合规是保障公平竞争、维护市场秩序的基石。而串通投标作为严重的违规行为,犹如一颗毒瘤侵蚀着招投标活动的公正性与合法性。准确识别哪些行为可能触发串通投标认定,对所有参与招投标的主体至关重要。

从投标人相互串通角度看,协商投标文件实质性内容是典型表现。比如,几家投标人私下商议报价,一致抬高或压低价格,剥夺了其他投标人公平竞争机会,破坏正常价格竞争机制。像在某市政工程投标中,三家企业私下约定报价,让其中一家以特定高价中标,后续再通过其他项目利益输送平衡,这就严重损害了招标人及其他合规投标人利益。

在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方面,招标人开标前泄露投标文件信息,或直接间接透露标底、评标委员会成员信息等行为屡见不鲜。有的招标人因利益驱使,为特定投标人开小灶提前告知关键信息,让其能针对性准备投标文件在竞争中占尽优势。还有些招标人明示或暗示投标人调整报价,或授意修改投标文件都属于严重违规。如某采购项目中,招标人暗示投标人在技术方案中加入特定内容以便其顺利中标,这种行为严重违背招投标公平公正原则。

除上述明显行为外,还有一些情形虽不直接,但也可能被认定为串通投标。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异常一致,如排版格式、错误内容相同;投标报价呈规律性差异,像几家投标人报价呈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;不同投标人委托同一单位或个人办理投标事宜等,在无法给出合理解释时,都极有可能被认定为串通投标。

一旦被认定为串通投标,涉事主体将面临法律严惩,包括罚款、限制投标资格,情节严重的还会追究刑事责任。因此招投标各方务必严守合规红线,远离串通投标行为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招投标市场环境。

招投标必备《tocheck单机版标书查重软件》-围串标风险点智能检测与识别,提供多维围串标风险评估模型。服务于招标代理企业、审计局、央企、智慧招采平台等超过1000家企业及普通用户。


2025-07-24 14:05:24

相关文章

从文件解读到履约落地招投标全流程避坑指南 政府采购招投标风险防控 招投标信用体系失信惩戒如何规范市场? 哪些行为可能触发串通投标认定? 招投标信用修复机制完善失信企业重获发展机会 招投标电子保函普及企业投标减负又增效 远程异地评标深化招投标公平再添新保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