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欧盟公共采购指令看中国招投标立法的完善路径

翻开欧盟公共采购指令,其精密的制度架构与理念恰似一面明镜,映照出中国招投标立法完善的可行方向。

指令强调全流程透明化,要求采购意向、招标公告、评标标准等信息,必须在统一电子平台及时公开,且语言表述需清晰无歧义。我国虽已搭建电子招投标平台,但部分地方仍存在信息发布滞后、标准不统一的问题。以某市政工程招标为例,因公告中技术参数表述模糊,导致多家企业误解引发后续投诉争议。我国立法可借鉴欧盟,强制要求建立全国性信息共享平台,明确信息公开的格式与时效从源头减少信息差。

在中小企业扶持上,欧盟指令设定硬性指标,要求公共采购项目必须预留一定比例份额给中小企业,并简化其参与流程。我国虽也出台过类似政策,但实际操作中,中小企业常因资质门槛过高、资金周转压力大被拒之门外。比如某县级单位的办公用品采购,要求供应商具备省级以上资质认证,直接将大量本地小微企业排除在外。未来立法可细化中小企业参与标准,探索保证金减免、信用担保等灵活政策为中小企业松绑。

欧盟还构建了高效的争议解决机制,设立独立的审查机构,规定供应商投诉后审查需在10天内启动90天内结案。而中国现行招投标争议处理周期长,部分案件甚至耗时数年。我国可参考欧盟模式,建立专门的招投标争议仲裁委员会,缩短处理时限保障市场主体权益。

此外欧盟指令积极推动绿色采购、创新采购,将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采购规则。中国立法也可增设相关条款,通过采购政策引导企业践行绿色生产推动技术创新,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的双赢。借鉴欧盟经验完善立法,将助力中国招投标市场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。

招投标必备《tocheck单机版标书查重软件》-围串标风险点智能检测与识别,提供多维围串标风险评估模型。服务于招标代理企业、审计局、央企、智慧招采平台等超过1000家企业及普通用户。


2025-07-03 10:48:24

相关文章

招投标专家库困局和破局之路 政策组合拳发力招投标领域如何遏制围标串标? 中小企业供应商如何降低保证金资金占用压力? 上半年招投标政策新规与市场动态速览 法治化进程中的招投标公平竞争环境如何构建? 评分标准优化别让技术靠边站 电子招标透明化还差哪一步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