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1日住建部新版《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》正式实施,其中工程总承包招标中设计优化节约50%的成本,彻底打破了传统模式下设计与造价脱节的行业痛点。这一修订亮点并非简单的利益分配调整,而是通过激励导向重构工程总承包的价值创造逻辑。
传统EPC模式中,设计环节的优化收益多归业主所有,承包人缺乏主动优化的动力,甚至可能因设计保守导致造价虚高。新规落地后,这一格局被彻底扭转。某市政道路项目中,总承包单位通过优化管线排布方案减少土方开挖量,累计节约工程费用860万元,按约定获得430万元分成;某写字楼项目则通过选用新型节能建材与结构优化,实现1200万元成本节约,企业分得的600万元收益覆盖了前期技术研发投入。
分成机制的落地离不开配套规则的支撑。新规明确,节约费用需以不降低设计标准、满足使用功能为前提,由第三方造价咨询机构核验核算。同时要求招标公告中必须载明分成比例、核算标准及支付节点,避免后期争议。上海、广东等地已率先细化操作细则,将分成支付与竣工结算挂钩确保激励落到实处。
这一变革正在推动行业转型。对总承包企业而言,设计优化能力从隐性优势转为核心竞争力,倒逼企业强化设计与施工的协同。对业主方而言,在获得成本节约的同时,工程品质与运营效率同步提升。随着新规在房屋建筑、市政工程等领域全面铺开,工程总承包模式正从按图施工转向价值共创,实现行业效益与项目品质的双重提升。
招投标必备《tocheck单机版标书查重软件》-围串标风险点智能检测与识别,提供多维围串标风险评估模型。服务于招标代理企业、审计局、央企、智慧招采平台等超过1000家企业及普通用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