远程异地评标实践成效、难点及改进方向

远程异地评标借助信息技术打破地域壁垒,成为招投标领域提升效率、保障公平的重要举措,其实践成效显著,但也面临诸多挑战。

实践中远程异地评标已展现出多重优势。其一,打破专家资源分布不均困局,经济欠发达地区项目可跨区域抽取专家,如某西部城市桥梁工程通过远程连线一线城市结构工程专家,确保评审科学性;其二,有效遏制围标串标等乱象,异地随机抽取专家减少利益关联,某省推行后评标投诉率下降30%;其三,显著降低各方成本,投标企业节省差旅开支,专家节省时间精力,某跨市公路项目采用后,企业差旅费节省约40%,评审周期缩短1-2天。

不过远程异地评标在推进中也暴露出一些难点。部分地区硬件设施滞后,网络不稳定、评标设备老化,导致评标中断或数据传输不畅,影响进程。不同地区评标系统兼容性差,数据交互存在障碍,如A市与B市开展跨区域评标,因系统数据格式不统一,需人工二次录入耗时费力。而且远程监管难度大,无法像现场监管那样实时洞察专家行为,存在监管盲区一些违规小动作难以及时发现制止。

为推动远程异地评标持续完善,改进方向需从多方面发力。政府需加大对落后地区硬件投入,升级网络与设备;统一行业技术标准,实现系统互联互通与数据自动交互;利用AI、大数据搭建智能监管平台,通过监测评审时间、打分分布等异常情况实时预警。此外,还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明确远程异地评标各环节权责,规范操作流程为实践提供坚实制度保障。

招投标必备《tocheck单机版标书查重软件》-围串标风险点智能检测与识别,提供多维围串标风险评估模型。服务于招标代理企业、审计局、央企、智慧招采平台等超过1000家企业及普通用户。


2025-08-23 11:28:20

相关文章

如何突破低价竞争,实现价值回归? 招投标信用体系的现状、短板及完善蓝图 政府与企业招投标差异参与策略各不同 社会与环境责任如何融入招标要求? 资格预审通关技巧企业资质包装与业绩材料整理要点 双碳目标下绿色招投标评审指标设计与企业响应策略 区块链在招投标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