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标投诉与异议处理的流程、时限和证据准备技巧

投标中的异议与投诉是企业维护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,需严格遵循法定流程与时限,同时做好证据准备,才能提升处理成功率。

流程上异议是前置程序,需先向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提出,未异议直接投诉的,行政监督部门将不予受理。收到异议后,招标人需在3日内答复,答复期间暂停招投标活动;若对异议答复不满,可在答复期满10日内向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行政监督部门投诉。监督部门收到投诉后,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,受理后30日内作出处理决定,复杂情况可延长15日,但需书面告知当事人。

时限把控直接影响权益主张效果,需特别注意:异议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受侵害后10日内提出,超期将丧失权利;投诉材料需一次性补正完整,补正时间不计入受理期限,避免因材料不全延误。

证据准备需围绕关联性、真实性、合法性三个核心。首先要收集基础文件,包括招标文件、投标文件、开标记录等,标注与异议、投诉事项相关的条款;其次是对比材料,如发现招标要求与法规冲突,需整理对应的《招标投标法》《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》等条款明确违法点;最后是佐证材料,如不同投标人文件雷同的截图、招标人不合理要求的沟通记录等,电子证据需保存原始载体,纸质证据需加盖公章或注明来源。需注意猜测性、无来源的材料不具效力,证据链需完整闭环,避免遗漏关键环节。

掌握实操要点既能规范维权路径,也能提高异议与投诉的处理效率,帮助企业在招投标争议中占据主动。

招投标必备《tocheck单机版标书查重软件》-围串标风险点智能检测与识别,提供多维围串标风险评估模型。服务于招标代理企业、审计局、央企、智慧招采平台等超过1000家企业及普通用户。


2025-08-20 14:11:18

相关文章

区块链在招投标的应用 投标投诉与异议处理的流程、时限和证据准备技巧 虚假招标的法律后果:企业与个人的责任划分与救济途径 2025 招投标新政极简指南3 大核心修订与企业合规应对 国际招投标项目的合规要点与风险防控 评标专家管理机制优化与评标公正性提升 投标保证金争议要点与法律救济途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