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保证金管理规范招标方与供应商双视角

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,保证金管理是保障交易顺利开展、维护各方权益的关键环节,涉及招标方与供应商的核心利益。

从招标方角度,首要任务是明确保证金要求。依据法规,招标方需在招标文件中列明保证金专用账户(含开户行、账号),并明确缴纳方式、金额、截止时间及违约责任。如某市政道路项目招标,按项目预算2%设定保证金,要求供应商开标前3天从基本账户银行转账缴纳,既约束投标行为,又保障项目资金需求。

对招标方而言,保证金退还关乎供应商权益与自身信誉。项目交易结束后,需按规定时限处理:政府采购类项目,中标(成交)公告发布后,招标代理机构应于2个工作日内发起未中标人保证金退还申请,财务部门3个工作日内完成退还;中标人在合同送达代理机构后,依相同流程退还,逾期将影响供应商资金周转甚至引发投诉。

站在供应商立场,缴纳保证金时,务必仔细研读招标文件要求。不少供应商因粗心大意,未按指定账户、方式或时间缴纳,导致投标无效。例如某企业参与设备采购投标,误将保证金转入错误账户,即便后续发现问题,也因错过规定时间,错失中标机会。所以,供应商需充分考量转账所需时间,确保保证金按时、足额到账。

在保证金退还方面,供应商也有诸多关注。一旦项目结束,都期望能尽快拿回保证金,缓解资金压力。若遇到退还异常,如因自身账户信息变更导致退款失败,应及时按要求提供变更资料,配合交易中心办理退还手续。此外若项目出现异常情况,如流标、立项变更等,供应商有权要求按规定及时退还保证金。

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保证金管理规范,需招标方与供应商共同遵守。只有双方严格执行相关规定,才能保障交易公平公正,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。

招投标必备《tocheck单机版标书查重软件》-围串标风险点智能检测与识别,提供多维围串标风险评估模型。服务于招标代理企业、审计局、央企、智慧招采平台等超过1000家企业及普通用户。


2025-08-01 14:30:34

相关文章

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保证金管理规范招标方与供应商双视角 跨省评标常态化远程异地评标技术标准解读 严防招标代理机构沦为腐败中介净化招投标市场环境 纪检监察强化招投标监管护航公平市场 零成本政策激发招投标市场活力 招投标领域严打违规、净化市场 招投标领域新规频出开启变革新篇
上一篇: 跨省评标常态化远程异地评标技术标准解读 下一篇: 已经是最后一篇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