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会涉嫌排斥潜在投标人?

涉嫌排斥潜在投标人,指的是在采购过程中,采购人或招标人故意设定不合理的条件或者限制性要求,以使得某些具备相应实力和能力的投标人无法达到这些条件,从而排除他们参与竞标。


为什么会出现排除潜在投标人的情况呢?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:


1. 信息不对称。即投标人与采购人对于市场价、资质要求、技术标准等方面了解的程度不同,采购人往往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优势,推行不合理的条件,达到排除某些投标人的目的。


2. 个人偏见。即采购人或者招标人基于个人喜好、偏见等原因,设置涉嫌歧视性的条件或要求,并明显地针对某些潜在投标人,造成排斥的结果。


3. 贪污腐败。部分采购人或招标人接受贿赂,暗示或直接要求潜在投标人提供回扣和其他非法款项,随后再允许他们参与竞标。如此一来,其他符合条件却不愿意贿赂的企业则被排除在外。


4. 拉关系。采购人或招标人通过拉关系等方式,只向特定的投标人透露有利信息,要求他们对投标文件进行特殊的准备和修改,从而特别倾容某些企业参与竞标活动。


这样的做法不仅失去了公正、公平、透明的原则,也有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基本精神,而且劣币驱逐良币,削弱了市场竞争力。因此,各地方行政部门和相关机构应该加强监管,采取措施严肃查处涉嫌歧视性操作,维护公市场规范,保持市场健康稳定发展。


tocheck致力于文本相似度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,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标书查重、项目申报/专利查重、员工论文查重、企业信息资产安全保护等多种服务。


2023-05-09 09:18:07

相关文章

暗标评审与远程异地评标重塑招投标公平新生态 电子招投标平台相互联通,构建协同发展新生态 单一来源采购的适用边界与风险管控 绿色招投标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 别让招投标沦为价格厮杀场! 资质看似光鲜,实则暗藏挂靠?教你辨真假 中小企业招投标,用灵活与细节突围